第 7 章 红帽构建的 Keycloak SAML Galleon 功能软件包详细配置


本章包含红帽构建 Keycloak SAML Galleon 功能软件包使用的 keycloak-saml.xml 配置文件的详细元素列表。

7.1. SP 元素

以下是 SP 元素属性的说明:

<SP entityID="sp"
    sslPolicy="ssl"
    nameIDPolicyFormat="format"
    forceAuthentication="true"
    isPassive="false"
    keepDOMAssertion="true"
    autodetectBearerOnly="false">
...
</SP>
Copy to Clipboard Toggle word wrap
entityID
这是此客户端的标识符。IdP 需要这个值来确定客户端是与之通信的。此设置是 REQUIRED
sslPolicy
这是适配器将强制执行的 SSL 策略。有效值为: ALLEXTERNALNONE。对于 ALL,所有请求都必须通过 HTTPS。对于 EXTERNAL,只有非专用 IP 地址必须通过 HTTPS 在线进行。对于 NONE,不需要通过 HTTPS 进行请求。此设置是 OPTIONAL。默认值为 EXTERNAL
nameIDPolicyFormat
SAML 客户端可以请求特定的 NameID Subject 格式。如果您希望特定格式,请填写这个值。它必须是标准的 SAML 格式标识符: urn:oasis:names:tc:2.0:nameid-format:transient。此设置是 OPTIONAL。默认情况下,不请求特殊格式。
forceAuthentication
SAML 客户端可以请求用户被重新验证,即使它们已在 IdP 中登录。把它设置为 true 来启用。此设置是 OPTIONAL。默认值为 false
isPassive
SAML 客户端可以请求用户永远不会被要求进行身份验证,即使它们没有在 IdP 中登录。把它设置为 true。不要与 forceAuthentication 一起使用,因为它们是相反的。此设置是 OPTIONAL。默认值为 false
turnOffChangeSessionIdOnLogin
会话 ID 默认在某些平台上成功登录时更改,以插入安全攻击向量。把它更改为 true 以禁用此功能。建议您不要将其关闭。默认值为 false
autodetectBearerOnly
如果您的应用程序同时提供 Web 应用程序和 Web 服务(如 SOAP 或 REST),则这应设为 true。它允许您将 Web 应用程序的未经身份验证的用户重定向到红帽构建的 Keycloak 登录页面,但会向未经身份验证的 SOAP 或 REST 客户端发送 HTTP 401 状态代码,因为他们不知道到登录页面。红帽构建的 Keycloak 会自动探测 SOAP 或 REST 客户端,具体取决于典型的标头,如 X-Requested-With、PSOAPActionAccept。默认值为 false
logoutPage
这会将页面设置为在注销后显示。如果页面是一个完整的 URL,如 http://web.example.com/logout.html,用户会在退出后使用 HTTP 302 状态代码重定向到该页面。如果指定了没有方案部分的链接,如 /logout.jsp,则页面会在注销后显示,无论它是否位于 web.xml 中的 security-constraint 声明中,并且页面会相对于部署上下文 root 解析。
keepDOMAssertion
此属性应设置为 true,以便适配器将断言的 DOM 表示以其原始形式存储在与请求关联的 SamlPrincipal 内。可以使用主体中的方法 getAssertionDocument 来检索断言文档。这在重新显示已签名的断言时特别有用。返回的文档是生成解析红帽构建的 Keycloak 服务器收到的 SAML 响应生成的文档。此设置是 OPTIONAL,其默认值为 false (文档没有保存在主体中)。
返回顶部
Red Hat logoGithubredditYoutubeTwitter

学习

尝试、购买和销售

社区

关于红帽文档

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可以信赖的内容,帮助红帽用户创新并实现他们的目标。 了解我们当前的更新.

让开源更具包容性

红帽致力于替换我们的代码、文档和 Web 属性中存在问题的语言。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红帽博客.

關於紅帽

我们提供强化的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更轻松地跨平台和环境(从核心数据中心到网络边缘)工作。

Theme

© 2025 Red 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