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程序错误修复
了解红帽目录服务器 12.5 中修复的、对用户有严重影响的安全漏洞。
dsidm 现在提示创建一个 ou 条目
在以前的版本中,当使用 dsidm 实用程序创建用户或组,但用户或者组必须属于的 Organizational Unit (ou)条目不存在时,您会看到以下错误:
Error: 105 - 4 - 32 - No such object - [] - dc=example,dc=com
Error: 105 - 4 - 32 - No such object - [] - dc=example,dc=com
在这个版本中,如果 ou 条目不存在,dsidm 工具现在会提示您创建此条目。
dsctl 现在在 usage 部分显示 the -v 选项
在以前的版本中,dsctl test db2bak -h 命令的详细选项(-v)不会在帮助描述的操作部分显示(--help,-h)。在这个版本中,帮助描述也会显示 the -v 选项。
使用 dsconf 创建复制协议现在在没有延迟的情况下完成
在以前的版本中,当使用 dsconf 工具创建复制协议时,命令会在一分钟内挂起,然后只进行进一步操作。在这个版本中,复制协议会被创建,没有任何延迟。
目录服务器 Web 控制台不再无法启用审计日志记录
在以前的版本中,如果您尝试使用 Directory Server Web 控制台启用审计日志,该过程会失败。在这个版本中,这个问题已被解决,您可以按预期启用审计日志。
当使用子后缀启动实例时,不再记录错误
在以前的版本中,当使用子后缀启动实例时,您可能会在错误日志中看到以下不正确的消息:
[time_stamp] - ERR - id2entry - Could not open id2entry err 0 [time_stamp] - ERR - dn2entry_ext - The dn "dc=example,dc=com" was in the entryrdn index, but it did not exist in id2entry of instance userRoot.
[time_stamp] - ERR - id2entry - Could not open id2entry err 0
[time_stamp] - ERR - dn2entry_ext - The dn "dc=example,dc=com" was in the entryrdn index, but it did not exist in id2entry of instance userRoot.
消息的根本原因是在后端初始化期间执行的子树搜索,以确定子树是否包含智能引用。另外,这个问题对服务器启动后的搜索操作有较小的性能影响。
在这个版本中,不正确的信息不再记录,在服务器启动时不会发生性能影响。
目录服务器现在会如预期更新预哈希密码的密码历史记录
在以前的版本中,当使用散列值更新密码时,更新的密码哈希不会列在您的密码历史记录中。在这个版本中,这个问题已被解决,在密码历史记录中列出了散列和非哈希密码更新。
日志文件时间戳现在具有正确的时区
在以前的版本中,如果时区偏移不是一小时的多个小时,日志文件时间戳具有错误的时区偏移,如 America/St_johns 时区时区,即 UTC-3:30。在这个版本中,时区偏移会被正确计算。
Web 控制台现在如预期为子后缀启用复制
在以前的版本中,使用 Directory Server Web 控制台为子后缀启用复制会失败,并显示错误。在这个版本中,这个问题已被解决,您现在可以启用复制,并在 web 控制台中显示正确的复制标签页。
现在,如果强制使用 SELinux 策略,目录服务器 SNMP 代理会如预期启动
在以前的版本中,当使用 Directory Server SNMP 代理时,SELinux 会报告 Access Vector Cache (AVC)错误,如果强制 SELinux 策略,代理将无法启动。这是因为 SNMP 代理具有不正确的权限。在这个版本中,SNN 代理权限已被更改,SELinux 策略配置已被修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5 发行注记中记录了与 389-ds-base 软件包中包含的目录服务器 12.5 程序错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