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容器


下面的章节包含 RHEL 9 和 RHEL 10 之间容器的最显著更改。

containers.conf 文件中的系统连接和场信息现在为只读

  • 存储在 containers.conf 文件中的系统连接和场信息现在是只读的。系统连接和场信息现在将被存储在 podman.connections.json 文件中,仅由 Podman 管理。Podman 继续支持旧的配置选项,如 [engine.service_destinations][farms] 部分。如果需要,您仍然可以手动添加连接或场,但无法使用 podman system connection rm 命令从 containers.conf 文件中删除连接。

swig4netns 网络模式已弃用

  • slirp4netns 网络模式已被弃用,并将在以后的 RHEL 主发行版本中删除。pasta 网络模式是无根容器的默认网络模式。

无根容器的 cgroup v1 已被弃用

  • 无根容器的 cgroup v1 已被弃用,并将在以后的 RHEL 主发行版本中删除。cgroup v2 默认使用 cgroup v1。

不再支持 containernetworking-plugins 软件包和 CNI 网络堆栈

  • containernetworking-plugins 软件包已被删除,且 CNI 网络堆栈不再被支持。

    • 如果您从以前的 RHEL 版本升级到 RHEL 10.0,或者有全新的 RHEL 10.0 安装,则 CNI 网络后端将不再可用。使用 CNI 进行联网的现有容器将无法正常工作,需要删除并重新创建。新创建的容器将使用默认的 netavark 网络后端。
    • 如果存在,则 network_backend 选项的 containers.conf 文件中的 cni 值必须改为 netavark 或可以取消设置。

runc 容器运行时已被删除

runc 容器运行时已被删除。默认容器运行时是 crun。如果您从以前的 RHEL 版本升级到 RHEL 10.0,您必须运行 podman system migrate --new-runtime=crun 命令为所有容器设置新的 OCI 运行时。

在最小容器镜像中,默认不再安装 tzdata 软件包

tzdata 软件包不再安装在 registry.access.redhat.com/ubi10-minimal 容器镜像中。因此,如果您将最小容器构建从以前的 RHEL 版本迁移到 RHEL 10.0,并且输入 microdnf reinstall tzdata 命令以重新安装 tzdata 软件包,您会收到错误消息,因为 tzdata 软件包不再被默认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输入 microdnf install tzdata 命令来安装 tzdata。如果没有 tzdata 软件包,则只有 UTC 时区可用。

composefs 文件系统作为技术预览提供

composefs 使用的关键技术有:

  • OverlayFS 作为内核接口
  • 用于可挂载元数据树的增强的只读文件系统(EROFS)
  • 低层文件系统中的 fs-verity 功能(可选)

composefs 的主要优点:

  • 元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分隔。composefs 不存储任何持久数据。底层元数据和数据文件存储在有效的较低 Linux 文件系统中,如 ext4xfs 等。
  • 挂载具有共享存储的多个 composefs
  • 数据文件在页面缓存中共享,以使多个容器镜像能够共享其内存。
  • 支持内容文件的 fs-verity 验证。

不支持在 RHEL 10 主机上运行 RHEL 7 容器

不支持在 RHEL 10 主机上运行 RHEL 7 容器。如需更多信息,请参阅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Container Compatibility Matrix

更改 storage.conf 文件的位置

从 RHEL 10.0 开始,storage.conf 配置文件位于 /usr/share/containers 目录中,而不是 /etc/containers

返回顶部
Red Hat logoGithubredditYoutubeTwitter

学习

尝试、购买和销售

社区

关于红帽文档

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可以信赖的内容,帮助红帽用户创新并实现他们的目标。 了解我们当前的更新.

让开源更具包容性

红帽致力于替换我们的代码、文档和 Web 属性中存在问题的语言。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红帽博客.

關於紅帽

我们提供强化的解决方案,使企业能够更轻松地跨平台和环境(从核心数据中心到网络边缘)工作。

Theme

© 2025 Red Hat